3.2.1 生产功能
江津区的生产功能整体较强,主要集中于北部和中部的低海拔区域,总体呈现由北向南的梯度递减趋势规律(图2)。北部的城市核心区及其周边乡镇生产功能最强,中部次之,南部最弱。与2009年相比,2017年的生产功能扩展增强明显,且空间分布集中,增加的高值区集中在珞璜、双福、四面山和四屏镇,反映了江津区的工农业在迅速发展和扩张。
生产功能的二级功能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图3)。农业供给功能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吴滩、油溪等农业大镇(图3A),表明农业供给主要位于城市核心区附近区域; 工业供给功能主要位于双福街道、德感街道等城区,表明工业供给集中于城镇区域(图3B)。2009—2017年,农业供给功能在德感街道和珞璜镇出现缩减,在四面山镇出现扩张; 而工业供给在双福街道、德感街道等阵均出现扩张,反映出8 a间江津区城镇区域的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园区相对集中成片,工业的发展导致城镇的农业供给减弱,而南部四面山管制区的农业供给开始呈现散点状增加的趋势,但总体的农业供给在北部的农业大镇仍能维持平衡稳定。
3.2.2 生活功能
江津区的生活功能高值区主要位于北部和中部,且空间分布分散,形成两大核心组团聚集区,分别是“双福—德感—几江”聚集区和“石门—白沙—永兴—慈云”聚集区(图4)。与2009年相比,2017年的生活功能围绕两大核心区的聚集程度显著提高,反映出由工农业发展为居民带来的生活福利,显著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区域宜居程度增强。
生活功能的二级功能空间分布与一级功能基本一致(图5)。居住承载功能主要集中于双福和珞璜镇等城镇区域,表明江津区的人口城镇化率较高(图5A); 社会保障功能与一级功能分布一致(图5B)。2009—2017年,居住承载功能在珞璜镇出现大范围增强,在其他区域零星分散增加,表明人口密度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维持稳定; 社会保障功能分别以白沙镇和德感街道为中心,向周边区域呈现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增长,反映了由于农业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带动周边乡镇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居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3.2.3 生态功能
江津区生态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境内河流和山脉处,总体呈现由北向南的递增趋势(图6)。与2009年相比,2017年的生态功能整体无较大变化,在东部的山脉处出现集中增强,反映出重庆市的“四山”管制规划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除土壤保持功能以外,生态功能其余3个二级功能在2009年和2007年的分布格局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南部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该区域的土地利用主要为林地,水源涵养能力较强,且属于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地形起伏较大、海拔相对较高,因此人类活动干扰较小,受化肥、农药等污染也较少,生境质量较好(图7A,图8)。土壤保持功能集中分布于起伏相对较小的中部地区,该区域是江津区农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园地为主,水土保持良好(图7B)。与2009年相比,2017年研究区东北角的土壤保持功能出现集中减少,反映出该区域工业生产及城镇用地扩张导致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仍需改善。
3.3 “三生”功能变化模式
为进一步探索江津区的“三生”功能变化规律,为区域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参照已有研究成果,将2009年和2017年的各项一级功能分布格局进行空间链接,通过差值计算综合得到2009年与2017年各项一级功能值的差值,以此作为两个时点的功能变化值。结果显示,江津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变化值的均值分别为0.010,0.090,0.015,这表明江津区“三生”功能总体呈增强态势,但各项功能总体变化幅度均较小。本文进一步引入三维魔方图法,将各项一级功能变化均值作为“0”基准点,用以衡量不同栅格单元各项功能的变化态势。若栅格单元功能变化值高于变化均值,则表示该栅格单元对应的功能呈增强状态,记为“+”; 反之,记为“-”。同时对江津区地貌类型按海拔高度变化进行分区:浅丘区(<382 m)、中丘区(382~667 m)、高丘区(>667 m),最后根据变化趋势的测度结果叠加地貌分区类型,综合划分“三生”功能变化模式(图9)。江津区“三生”功能变化模式共包括6种类型,分别为高丘整体功能增强型、浅丘生产—生活增强型、高丘生活—生态增强型、中丘生活—生态增强型、中丘生产—生活减弱型、浅丘生活—生态减弱型(图 10),分别占江津区国土总面积2.88%,62.42%,10.24%,7.30%,13.45%,3.70%。
3.3.1 高丘整体功能增强型
高丘整体功能增强型主要分布在江津区西南部的高丘地貌区。该区域属于滚子坪和四面山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园地为主,随着土地整治开发、管制政策的推进实施,该区域的“三生”功能得以总体提升。该区域应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适当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农旅业等绿色产业体系,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以产业融合促进生态保护,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强区域联合联动,带动和引领全域发展; 同时,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平衡好发展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各方利益。
3.3.2 浅丘生产—生活增强型
生活—生态增强型主要集中在江津区中部的石蟆、朱杨、石门等镇。该区域位于研究区中部,是江津区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区内地势和土壤条件都相对较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各类农业园区的建设,促进了该区域规模化、宜机化农业的发展,同时农产品深加工等二次产业也顺势壮大,因而该区域的生产和生活功能显著增强。该区域应逐步植入生态空间,提高生活和生产空间内部生态空间嵌入度,积极调整生态用地结构,提升生态服务价值,在生产、生活空间中形成弹性、友好的生态空间格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同时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开展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违法违规建设治理,提高该区域的承载力、包容度和宜居性。
3.3.3 高丘生活—生态增强型
高丘生产—生活减弱型主要分布南部的高丘地貌区。该区域既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又是四面山自然风景区,林地、园地和耕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区内以四面山“爱情天梯”为代表的景点和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因此生活和生态功能均有增强。该区域应当整合文化资源和山水资源,推动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坚持“保护为先,合理利用”的原则,整合串联现有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进行整体打造和开发,重点引进大型龙头文化创意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一批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有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为该区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3.4 中丘生活—生态增强型
中丘生活—生态增强型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中丘地貌区。该区域属于黑山石—滚子坪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条件较好,随着景区的开发和保护,生活和生态功能逐渐增强。该区域应当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发展面向城市、优势鲜明的生态农业,建立集特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新型农村产业集群,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创造无限价值; 科学规划休闲产业布局,与周边区域错位开发,打造特色休闲农旅产业核心区,改造提升内外部环境,加强旅游要素和功能开发,进一步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3.3.5 中丘生产—生活减弱型
生产—生活减弱型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的中丘地貌区。该区域主要属于被浅丘平坝围绕的中丘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土地利用相对困难,因而生产和生活功能减弱。这些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依托区域内山地屏障景观特色,加强特色乡村和森林旅游协同建设,带动周边发展森林特色的品牌和产业,实现森林公园化,逐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设施,同时保障生态优先,各类用地合理布局,不过分侵占生态资源。
3.3.6 浅丘生活—生态减弱型
浅丘生活—生态减弱型主要集中北部的浅丘地貌区。该区域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区内工业园区不断新增和扩张,是以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体的综合区,因而该区域生活和生态功能减弱。该区域应秉承“促集聚,提效益,整合资源”的原则,集中布局各生产空间,组团集聚,以实现资源整合、确保集约节约用地,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资源集约利用,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 生产空间内部和周边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布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在生活空间内部适当融入以文化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生产空间,促进职住均衡发展; 完善新老城之间的交通联系,促进新老城区协调发展; 同时要强化区内绿色空间体系建设,提升城市整体生态效益,通过实施建设城市绿道、绿带建设,串联形成点线面结合、均衡布局、城绿相生的城市绿化空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