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不同季节稻田土壤热通量日变化
在不同季节,同一深度的土壤热通量(G)日半小时平均值大不相同(表1),5 cm和10 cm土壤热通量在稻季前和稻季为正,在稻季后为负,呈“稻季前>稻季>稻季后”。这主要因为稻季前处于春夏季节,热量条件较好,且下垫面种植甘蓝菜,植株矮小对辐射的影响较小,土壤能较好地接受地表传输的能量,故稻季前土壤热通量最大。尽管稻季也处于夏秋季节,热量条件较稻季前相差不大,但是稻季水稻生长过程中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较强,尤其水稻生长旺季,植株茂密很大程度上减小辐射到达地面的热量,由此稻季土壤热通量受到较大影响明显小于稻季前土壤热通量。稻季后则处于秋冬季节,热量条件较差,主要由土壤向地表传输能量,所以土壤热通量为负值。从全年来看,能量主要由土壤向地表传输,土壤表现为“热源”。
不同季节,不同深度(5 cm,10 cm)的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基本趋于一致,均呈“S”型分布,而净辐射(RN)的日变化基本呈倒“U”型分布(图1)。白天,土壤热通量为正,说明大气向土壤传输能量,并且随着净辐射的增加,土壤热通量也随之增加,并在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白天净辐射与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表2—4)。但是,净辐射和两个深度(5 cm,10 cm)的土壤热通量到达峰值的时间并不相同,土壤热通量明显滞后于净辐射,10 cm土壤热通量滞后于5 cm土壤热通量。并且因为水稻种植季节不同,土壤热通量滞后于净辐射的时间也不尽相同,稻季前和稻季后5 cm土壤热通量滞后于净辐射时间为2 h,稻季滞后时间为1 h。而5 cm和10 cm土壤热通量二者的滞后时间差异不大,不同季节均小于1 h(图1)。这也证实了净辐射对土壤热通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20],并且不同季节,地表与土壤下层之间的能量传输受到较大影响,但不同土层深度之间能量传输的差异并不大。在夜间,净辐射变为负值,大气温度降低,土壤通量也因此变为负值,能量传输方向与白天相反,由土壤下层向地表传输。
图1 不同季节不同深度稻田(5 cm,10 cm)土壤热通量与净辐射日变化
观察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发现(图1),白天5 cm土壤热通量均大于10 cm土壤热通量,说明在白天气温较高,太阳辐射强,浅层土壤更容易接受大气输送的能量[21],而能量在向深层土壤传输时逐渐递减。在傍晚和夜间,能量传输方向相反,5 cm土壤热通量开始小于10 cm土壤热通量。稻季前和稻季后,5 cm土壤热通量均在17:00开始小于10 cm土壤热通量,而在稻季这一时间被提前到16:00。这主要因为稻季土壤含水量高于稻季前和稻季后,土壤水分的储热作用加强,使得10 cm土壤热通量提前大于5 cm土壤热通量。
表2 不同季节稻田半小时尺度上土壤热通量与各因子相关性
表3 不同季节稻田日尺度上土壤热通量与各因子相关性
3.2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土壤热通量日变化
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图2A—B)基本一致,符合上文所说的“S”型分布,但雨天时土壤热通量变化较不规则(图2C),这与王胜等[12]在戈壁地区研究结果类似。但从雨天土壤热通量半小时均值的日变化来看(图2D),雨天的土壤热通量变化又较规则,符合上文所说的“S”型分布,这与吕国红等[9]在盘锦湿地的研究结果一致。王胜等[12]在戈壁地区的研究是选取典型日进行研究,而吕国红等[9]在盘锦湿地的研究则是利用7月份晴天、阴天、雨天土壤热通量的1小时均值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在选取典型日进行分析时,土壤热通量容易受短时间天气的影响而不规则变化,但利用更多的数据资料进行均值分析时这种天气影响就会被弱化,由此使得土壤热通量在雨天条件下仍然符合“S”型日变化规律。
典型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程度有明显差异(图2)。对于5 cm处的土壤热通量,晴天条件下,土壤热通量于凌晨5:30时到达最低值-15.64 W/m2,并于14:00到达峰值82.5 W/m2。阴天条件下,土壤热通量于6:00到达最低值-4.745 W/m2,并于13:00到达峰值34.32 W/m2。雨天条件下,土壤热通量于夜间2:00到达最低值-14.57 W/m2,并于14:30到达峰值12.71 W/m2。比较3种天气条件下土壤热通量的最大最小值可以看出,晴天的土壤热通量变化程度最大,而雨天的变化程度最小,这主要因为降水导致土壤含水量增多,改变了土壤热容量[22],由此导致阴雨天的土壤热通量变化程度明显小于晴天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程度。
3种天气条件下的土壤热通量日总量在数值上也有明显差异。晴天条件下,5 cm和10 cm土壤热通量日总量分别为532.7,631.4 W/m2; 阴天条件下,5 cm和10 cm土壤热通量日总量为445.5,435.2 W/m2; 雨天时,5 cm和10 cm土壤热通量日总量为-242.7,-199.3 W/m2,即“晴天>阴天>雨天”,这说明晴天的太阳净辐射更高,热量条件更好,阴雨条件下云量较多,太阳辐射容易被遮蔽和散射,因此到达地表的净辐射较少,由此导致不同天气条件下土壤热通量差距较大。
3.3 土壤热通量年内变化
土壤热通量的年内变化表明,5 cm和10 cm的土壤热通量年内变化无明显差异。5 cm和10 cm处土壤热通量年内变化均表现为3—8月土壤热通量基本为正,9月—翌年2月土壤热通量基本为负,这与该研究区全年的热量分布基本符合,3—8月温度逐渐升高,能量由大气向土壤传输,9月开始气温逐渐下降,至翌年2月能量均由土壤向大气传输(图3)。但实际上,该研究区9月气温虽有所下降,但温度条件仍然较好,单单从气温的角度分析,9月份的土壤热通量应仍以正值为主。张文斌等[11]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研究表明8月、9月气温较高,土壤热通量为正值。本文中9月份的土壤热通量以负值为主,可能与9月为水稻灌浆期,水稻生长旺盛,植株茂密,减少了辐射到达土壤表面的热量,并且水稻生长也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加之气温下降等三方面的原因导致9月土壤热通量基本为负值。从总量上看,本研究区5 cm和10 cm土壤热通量的年总量均为负值(表1),且10 cm土壤热通量略微大于5 cm土壤热通量。说明从全年的角度出发,该研究区地表能量传输方向主要是由土壤向地表传输。
图2 不同天气条件晴天、阴天、雨天与全年雨天半小时均值的土壤热通量日变化
3.4 不同时间尺度下土壤热通量和土壤含水量(VWC)的相关性分析
半小时尺度上,稻季前和稻季后,不同深度(5,10 cm)土壤热通量与不同深度(5,10,35,45 cm)土壤含水量均满足极显著负相关(除稻季后5 cm土壤含水量与10 cm土壤热通量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最小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027,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141; 而在稻季,各个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热通量均满足极显著正相关,最小相关系数为0.202,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283(表2)。
日尺度上,稻季前,各个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热通量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稻季,各个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热通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最小相关系数为0.491,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55; 与此相反,稻季后,各个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热通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最小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176,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34(表3)。
月尺度上,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热通量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即月尺度下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热通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表4)。
由上述相关性分析可知,无论是日尺度和半小时尺度,在水稻生长季(稻季),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热通量均呈正相关,而在稻季前和稻季后二者呈负相关,这主要是因为在稻季稻田存在灌溉水层,水层具有储热功能,使得土壤可以在气温下降时额外获得来自水层的热量,由此土壤热通量会有所上升,所以在稻季,土壤热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而在稻季前以及稻季后田间并不存在灌溉水层,土壤水分的储热作用则减弱了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所以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热通量呈负相关。
3.5 不同时间尺度下土壤热通量和土壤温度(T)的相关性分析
在全年时段内,半小时尺度和日尺度上土壤热通量和土壤温度均满足极显著相关,但是在月尺度上,相关性明显下降,5 cm土壤热通量与土壤温度无相关性,10 cm土壤热通量与土壤温度达到显著相关。可见,土壤热通量在半小时和日尺度上影响土壤温度,而在月尺度上土壤温度主要受净辐射的影响。在半小时尺度和日尺度上,无论是稻季前、稻季,还是稻季后,10 cm土壤热通量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5 cm和10 cm)的相关系数要大于5 cm的相关系数。而5 cm土壤温度与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5 cm和10 cm)的相关系数也要大于10 cm的相关系数。这说明土壤温度受到10 cm土壤热通量的影响更大,且5 cm的土壤温度与土壤热通量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与孙成等[23]在安吉毛竹种植区的研究结果一致(表2—3)。
一天内土壤温度和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图4),这也说明在半小时尺度上土壤热通量显著影响土壤温度,并且从两者到达峰值的时刻上发现土壤温度总是滞后于土壤热通量。
图4 半小时尺度上土壤热通量(G)与土壤温度(T)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