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指标体系
目标层为“进则全胜”,选取技术属性、治理过程、治理效果作为准则层,选择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相宜性等8个指标作为一级指标,选择技术完整性、技术稳定性等20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选择技术结构、技术体系等43个指标作为三级指标[11](表1)。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不同区域“进则全胜”下水土保持的技术属性、治理过程和治理效果。
2.2 指标体系解译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3个层级构成[12]。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在不同视角下的深化和表征,在指标解译过程中,三级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二级指标的特征,二级指标的含义包含了三级指标。为了避免指标含义的重复,重点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解译。
技术成熟度是对技术体系完整性、稳定性和先进性的度量; 其中技术完整性用来判断技术的体系、标准和工艺是否完整; 技术稳定性衡量技术是否可以长效发挥作用; 技术先进性用来判断技术所处的水平层次。
技术应用难度是对技术应用过程中对使用者技能素质的要求及技术应用的成本的度量; 其中技能水平需求层次用来衡量技术应用过程中对劳动力文化程度与能力的要求状况; 技术应用成本是对技术研发或购置费用的高低和技术应用导致生产力损失多少的度量。
技术相宜性是对技术与实施区域发展目标、立地条件、经济需求、政策法律配套的一致程度的度量; 其中目标相宜性是对满足生态技术设定的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实现程度的度量; 立地相宜性、经济发展相宜性和政策、法规相宜性是对水土保持技术应用需要的立地条件、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经济变化条件、技术应用需要的政策、法律条件与实施区域立地条件的适合程度的度量。
技术措施配置的合理性是对技术措施配置与实施区域发展目标、立地条件、经济需求、政策法律配套之间是否合理的度量; 其中技术措施适配度是对技术模式和措施配置与实施区域发展需求的适合程度的度量; 林分结构的合理性是对技术应用与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以及对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程度的度量。
治理行为的有效性是对治理过程中治理机制效果的度量; 其中运行机制适宜度是对技术实施过程中农户配合程度和满意度的度量; 劳动力行为有效性是对技术实施过程中农户劳动积极性与技术实施后林草成活率的度量。
投入满足率用来判断技术实施过程中投资主体实际的投入情况占技术实施所需全部投入的比例。其中投资到位率是指技术实施过程中所需求的投入和实际投入的比例; 投资主体合理率用来度量技术实施过程中农户投入比重和投入可持续性程度。
效益是对水土保持技术实施后对生态、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促进作用的度量; 其中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分别用来判断技术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和经济增长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的的贡献效果[13]。
推广潜力是对未来发展过程中技术持续使用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其中与未来发展关联度是对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程度的度量。治理系统可替代性用来判断现使用治理系统是否可以被其他同等效果治理系统替代。
在评价过程中,为了消除各指标量纲不一致的影响,通过自定义方法,在指标解译的基础上对各指标评价采取打分赋值法,赋予各指标1~5分的分值。
2.3 各级指标的应用路径
一级指标可以用于整个目标的评价,共8个; 每个一级指标给出5个标度,通过专家选择,可以快速判定水土保持效果。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该评价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共20个; 赋予每个二级指标分值,并给出分值的含义,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赋予权重,通过加权计算得到总的评价得分,从而判定水土保持效果,同时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表征,可以用来测算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评价。根据不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采用的技术、治理过程及治理效果,给出了43个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的深化和表征,用来测算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评价,可以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构建评价模型,进行以基本维度为核心的三级联动评价,从而判定水土保持效果[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