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治理地是水土流失发生的主要策源地,开垦荒地是坡耕地面积增加的根源,坡耕地、未利用地及其他用地随梯田、人工造林、人工种草、封育治理、建设用地等的增加而迅速减少,对水土流失的防治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治理地主要是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来减少径流泥沙量,建设项目占地在其建设期扰动地表,会增加水土流失量,在建成后,绿地(林草地)增加、地面坡度变缓、配套水土保持措施,所以该区域的径流泥沙减少; 梯田是坡面水土保持措施中调水保土效率最高、最持久措施[16],因此大力实施坡改梯等工程有利于径流和泥沙的控制; 大面积进行人工造林、人工种草对增加植被、控制坡面及沟道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封育治理可快速增加林草覆盖,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由此可见,重点实施水土保持措施能大幅减少坡面及沟道水土流失。
年径流量发生突变时间为1995年,而这一时期前后正好是沟道工程尤其是淤地坝大量增加的时间段,淤地坝发挥了很好地拦蓄径流的作用,使年径流量下降的同时,也减少了年输沙量,且拦泥的效果更佳,拦泥淤地形成沟坝地,沟坝地大多是坡面径流冲蚀地表泥沙,顺坡流下汇入沟道,具有较高的养分,是农民耕种的优良耕地。因此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及淤地坝工程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减水减沙效果,且输沙量减少更显著,说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有助于拦蓄径流泥沙,减沙效果大于减流效果,本结果与夏露[19]、秦瑞杰[20]等在黄土丘陵区的水沙变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在小区域即安定区进行研究时,地域因素差距基本不大,但人类活动比较活跃不断发生变化,而以大区域为研究对象时,地域因素和人类活动均可能引起年径流泥沙的变化。在进行年降水量与年径流的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幂函数、指数、对数模型,分析发现年降水量与年径流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R=0.505,且呈正相关[21-23],即随年降水量的增大年径流增加,年降水量对年径流的贡献率达25.5%。Zhang等[24]研究祖厉河流域降水与径流之间的关系发现年降水量可解释径流变化达30%,值有所不同且稍偏小,引起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究区19.57%的西巩河径流并没有汇入此区域,年径流量有所减少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