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东明,张献州,罗德安,等.基于C1ient/Sever结构的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制[J].四川测绘,2002,25(1):3-7.
[2] 寇有观,萧鉥.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8,(5):56-60.
[3] 严泰来,朱德海.土地信息系统(LIS)的概念与系统设置[J].中国土地科学,1995,9(2):45-47.
[4] 寇有观,萧术.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9,13(6):1-4.
[5] 刘举,常庆瑞,刘梦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3):138-140.
[6] 何勇,杨祝晖,季英.基于过程管理的土地信息系统[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4):51-55.
[7] 焦锋,杨勤科,雷会珠.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以延安/安塞七乡镇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0,7(2):172-175.
[8] 李德仁,刘耀林.土地信息技术[M].北京:地址出版社,2001.196-202.
[9] 杨瑾,袁勘省,杨联安.基于Intranet的土地信息系统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2):199-202.
[10] 沈震宇,陈先伟.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2):32-37.
[11] 朱光,应用GIS技术开发土地信息系统的几个问题[J].工程勘察,2001,(3):53-56.
[12] 潘瑜春,钟耳顺,梁军.空间数据库技术在土地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2,22(5):67-69.
[13] 周勇,李学垣,贺纪正.ARC/INFO信息系统在农地分等定级中的应用—以武汉市狮子山地区的土系为例[J].土壤学报,1998,35(4):450-460.
[14] 房佩军.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及其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76-185.
[15] 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06-212.
[16] 汤国安,赵牡丹.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2-154.
[17] 朱光,季晓燕,戎兵.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及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115-144.
[18] 樊红,ARC/INFO应用与开发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89.
[19] 潘瑜春,余应刚.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A].2001’中国GIS年会论文集[C].成都,2001.
[20] 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92-99.
收稿日期:2006-1-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子课题(编号:KZCX1-SW-01-17)
作者简介:赵荣钦(1978- ),男,河南孟津人,硕士,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与土地利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