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光寒, 李白英, 吴戈.矿山特殊开采理论与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1.
[2] 李景贤, 王勇, 会延龙, 等.地方龙口进港专线煤田采空区塌陷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 2004, (10):40-42.
[3] 纪万斌.我国东北地区采煤塌陷灾害的预测及治理途径[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7, 8(增刊):60-68.
[4] 马伟民, 王金庄, 聂孟荀, 等.煤炭岩层与地表移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1.
[5] 张荣隋, 梁栋彬, 等.山东省兖州市采煤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R].山东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 2002.23-33.
[6] 陈龙乾, 郭达志, 许善宽, 等.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状况与综合治理途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4):504-508.
[7] 吴爱民, 陆书南.兖州煤田采矿塌陷及其环境改造利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7, 8(增刊):191-195.
[8] 吕鸣伦.鲁中南平原地区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整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5, 5(4):39-43.
[9] 杨国治, 陈怀满, 毛景东, 等.徐州煤田塌陷地的复垦与利用[J].土壤, 1996, (6):319-323.
[10] 吴光炜, 彭建平.关于巨野煤田塌陷区的治理与利用探讨[J].菏泽师专学报, 2001, 23(4):20-28.
[11] 姜岩, 郭建斌, 张怀新, 等.兖州矿区开采塌陷土地复垦与综合利用研究[J].煤炭环境保护, 2000, 14(4):21-23.
[12] 高清武, 牛景才.煤田采空沉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7, 8(3):57-61.
[1]史同广,张明亮,郑国强,等.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及复垦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03):283.
SHI Tong-guang,ZHANG Ming-liang,ZHENG Guo-qiang,et al.Land Use Pattern Dynamic and Ecological Remediation in Subsided Land in Coal Mining Area[J].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7,14(04):283.
收稿日期:2005-4-26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编号:20030001100)
作者简介:刘德成(1976- ),男,在读硕士生,地貌学与环境演变专业,研究方向为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