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meteorological drought 的文章

1 基于日尺度SPEI的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 广1, 史海静1,2, 姜艳敏2,3, 吴友福1, 王 椰2,3, 李 冀1 2025年02期 [244-254][摘要](1100)[pdf 4451KB](227)
2 干旱半干旱地区气象干旱到农业干旱的传播阈值研究
赵彦颜1, 张 璇1, 许 杨2, 赵乾佐1, 李 冲1, 郝芳华1 2025年02期 [234-243][摘要](1071)[pdf 5759KB](151)
3 基于GAMLSS模型的渭河流域非平稳气象干旱评估
甘 容1,2, 顾淑倩1,2, 高 勇3, 郭 林3, 侯晓丽4 2024年06期 [149-160][摘要](115)[pdf 3888KB](102)
4 北洛河流域气象干旱百年演化特征研究
杨天增1, 张洪波1,2, 黎扬兵1, 王雨巍1, 高文冰3,4, 吕丰光1 2024年01期 [187-198][摘要](411)[pdf 4471KB](431)
5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贵州省近50年气象干旱时空演化特征
潘 杉1, 贺中华1,2,3, 陈莉会1, 王茂强1 2023年03期 [279-288][摘要](709)[pdf 3269KB](563)
6 宁夏干旱的时空特征与大气环流响应关系
刘 喆, 孙 权, 鲁海涛, 王 锐, 蒋 鹏 2023年03期 [225-231,239][摘要](960)[pdf 1882KB](526)
7 典型喀斯特聚集区不同地貌类型干旱时空特征
吴小飘1,2, 周忠发1,2, 朱 孟1,3, 黄登红1,3, 彭睿文1,3 2023年01期 [336-347][摘要](366)[pdf 2070KB](523)
8 区域植被对不同时间尺度气象干旱的响应——以贵州省为例
皮贵宁, 贺中华, 张 浪, 杨铭珂, 游 漫 2022年04期 [277-284+291][摘要](546)[pdf 2764KB](526)
DOI:
9 黔中地区气象水文干旱演变特征及其响应关系
杨铭珂, 贺中华, 任荣仪 2022年01期 [264-274+280][摘要](669)[pdf 1831KB](612)
DOI:
10 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多尺度气象干旱、水文干旱特征及其概率分析——以黔中水利工程区为例
张 浪1,贺中华1,2,3,夏传花1,任荣仪1 2021年06期 [115-125][摘要](659)[pdf 2363KB](553)
DOI:
11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北疆气象干旱时空特征
祁嘉郁, 巴特尔·巴 克 2021年03期 [223-228][摘要](764)[pdf 2047KB](728)
DOI:
12 三峡库区气象干旱演变特征及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郑金涛1, 彭 涛1,2,3, 董晓华1,2,3, 刘 冀1,2,3, 常文娟1,2,3, 林青霞1,2,3, 王佳宝1 2020年05期 [213-220][摘要](1183)[pdf 1633KB](593)
DOI:
13 基于传统干湿指数的省域长历时气象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对旱作粮食单产的影响
孔令颖1, 扶松林1, 韩晓阳2, 刘文兆1,2 2020年03期 [159-167][摘要](732)[pdf 1647KB](657)
DOI:
14 淮河上游植被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张 特1,2, 刘 冀1,2, 魏 榕1,2, 常文娟1,2, 董晓华1,2, 孙周亮1,2 2020年02期 [213-219][摘要](663)[pdf 2103KB](553)
DOI:
15 基于格点数据的华北地区气象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周丹1, 罗静2, 郑玲1, 杨春华1, 郭广1 2019年04期 [195-202][摘要](911)[pdf 1308KB](2061)
DOI:
16 三江平原气象水文干旱演变特征
郑越馨1,2, 吴燕锋2,3, 潘小宁4, 齐鹏2, 戴长雷1, 章光新2 2019年04期 [177-184,189][摘要](1071)[pdf 1397KB](710)
DOI:
17 基于GIS的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区域气象干旱研究
王孟和1, 何桂芳2, 徐建辉3, 汪光胜3, 吴见3 2018年04期 [162-167][摘要](1258)[pdf 1182KB](1768)
DOI:
18 近50年重庆市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徐羽1,2, 许有鹏1, 吴艳飞2, 徐刚2, 吴雷1 2016年06期 [363-368][摘要](1004)[pdf 1660KB](775)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