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冯锐,吴克宁,王倩.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43-251.
[2] 张瑞娟,姜广辉等.耕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4):238-244.
[3] 陈茜,段建南,孔祥斌.等北京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数量提升潜力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3):200-203.
[4] 郭丽娜,张凤荣,曲衍波,等.基于农用地分等组合的农用地整理类型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9):308-314
[5] 叶艳妹,吴次芳,蒋悦悦.基于精细化分区的农地整理田块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54-60.
[6]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
[7] 陈建清.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8] 李团胜,赵丹,石玉琼.基于土地评价与立地评估的泾阳县耕地定级[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5):324-328.
[9] 郑新奇,杨树佳,象伟宁,等.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方法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68-69.
[10] 王筱明,闫弘文,卞正富.基于适宜性的济南市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307-312.
[11] 刘明冲.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D].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12] 宇向东,郝晋珉,鲍文东.基于耕地分等的基本农田空间配置的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S):185-189.
[13] 马浩.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三峡库区防护林类型空间优化配置[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14] 汤思阳,雷国平,张慧,等.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1):173-176.
[15] 郧文聚,程锋.耕地持续增产要靠"五个提升"[J].中国土地,2012(3):18-19.
[16] 朱小娜.耕地质量评价与潜力分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17] 李轶平.基于GIS技术的济南历城区基本农田的确定与空间定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18] 王新盼,姜广辉,张瑞娟,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0):241-250.
[19] 杨伟,谢德体,廖和平,等.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7):219-229.
[20] 胡辉.基于GIS技术的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研究:以江西省进贤县为例[C].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21] 赵华甫,吴克宁,路婕,等.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农田划定分析框架探讨[C].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22] 涂建军,卢德彬.基于GIS与耕地质量组合评价模型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34-238.
[23] 董涛,孔祥斌,谭敏,等.大都市边缘区基本农田功能特点及划定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12):32-37.
[24] 韩婷婷,杨俊宁,阿拉腾图雅.基于GIS技术的基本农田的确定与空间定位研究: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J].阴山学刊,2010,24(2):61-64.
[25] 汤江龙,赵小敏,师学义.理想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2):56-59.
[26] 冯锐.基于区域差异的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15-07-15;改回日期:2015-08-30。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青年资助项目(Y2012015);河北省科技厅平台项目(13967502D)
作者简介:陈影(1981-),男,河北沧州市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规划与利用。E-mail:chenqy_2005@163.com
通讯作者:陈亚恒(1973-),男,河北顺平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地整理、土地评价、土地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E-mail:chenyah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