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占礼.中国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4):32-36.
[2] 全为民,严力蛟.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生态学报,2002,22(3):291-299.
[3] 赵玉明,刘宝元,姜洪涛.东北黑土区垄向的分布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1-6.
[4] 李波,赵海霞,郭卫华,等.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对传统农牧业的冲击与对策: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皇甫川流域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97-101.
[5] 毕小刚.北京市山区坡面土壤流失方程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6] 郑粉莉,刘峰,杨勤科,等.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2001,21(6):17-18,32.
[7] Meyer L D.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84,39(2):99-104.
[8] 董磊,彭明春,王崇云,等.基于USLE和GIS/RS的滇池流域土壤侵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2):11-14.
[9]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土保持情况普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10] 于兴修,杨桂山.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因子定量研究进展与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03,12(3):14-18.
[11] 杨勤科,郭伟玲,张宏鸣,等.基于DEM的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0.30(2):203-206.
[12] 张雪花,侯文志,王宁.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模型中植被因子C值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2006.25(3):797-801.
[13] 张宪奎.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应用简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1):30-32.
[14] 张宪奎,许靖华,卢秀芹,等.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的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2.12(4):1-9.
[15] 张雪花.非点源污染量化模型中重要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16] 张素梅,王宗明,闫百兴,等.辉发河流域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3):29-35.
[17] 潘建平,龚健雅,李长风.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和GIS,RS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16(1):89-93.
[18] 郭乾坤,刘宝元,朱少波,等.中国主要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因子[J].中国水土保持,2013(10):22-26.
[19] 刘功贤,詹敏.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在工程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00(7):23-25.
[20] 赵峰,范海峰,田竹君,等.吉林省中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5(5):661-666.
[1]朱启明,王 宁,刘俊娥,等.陕北生态脆弱区土壤水蚀变化及驱动因子——以榆林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05):41.[doi:10.13869/j.cnki.rswc.2023.05.006.]
ZHU Qiming,WANG Ning,LIU June,et al.Soil Water Erosion Changes and Driving Factors in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J].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3,30(05):41.[doi:10.13869/j.cnki.rswc.2023.05.006.]
收稿日期:2014-09-11;改回日期:2014-11-26。
基金项目: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50520067JH);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4271243)
作者简介:孟凡影(1981-),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遥感与GIS应用研究。E-mail:862824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