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ayman M P. The importance of selenium to human health[J]. The Lancet,2000,356(9225):233-241.
[2] 吴永尧,彭振坤.硒的多重性功能及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23(3):294-298.
[3] 谭见安.环境生命元素与克山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4] 郦逸根,董岩翔,郑洁.地质因素影响下的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J].物探与化探,2007,31(1):77-80.
[5] 郦逸根,董岩翔,郑洁.浙江富硒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J].第四纪研究,2005,5(3):323-330.
[6] 张艳玲,潘根兴,胡秋辉.江苏省几种低硒土壤中硒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8(3):355-359.
[7]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147-211.
[8] 吴正奇,刘建林.我国富硒食品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6(6):15-17.
[9] 雒昆利,邱小平.陕西安康地区紫阳县富硒作物分析[J].资源科学,1995(2):68-72.
[10] 魏显有,刘云惠,王秀敏.土壤中硒的形态分布及有效态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22(1):20-23.
[11] 倪师军,张成江,徐争启.四川万源地区硒的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07,27(4):39-44.
[12] 陈铭,谭见安.环境硒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土壤化学与植物营养学[J].土壤进展,1994,22(4):1-8.
[13] 李瑞敏,王支农,曹峰.晋北大同盆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土壤Se指标[J].地质通报,2007,26(11):1424-1428.
[14] 陈雪龙,王晓龙,齐艳萍.大庆龙凤湿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硒元素分布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4):159-162.
[15] 仝双梅,李晓燕,邵树勋.开阳富硒农作物筛选研究[J].地球与环境,2009,37(3):270-274.
[16]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05-01[S].2005.
[17] 何振立,周启星.污染及有益元素的土壤化学平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收稿日期:2013-11-08;改回日期:2013-12-06。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4ZA0068);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1SZ0068);成都理工大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作者简介:张星(1989-),女,甘肃兰州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E-mail:Berryzhangxing@163.com
通讯作者:陈文德(1975-),男,四川巴中人,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生态。E-mail:64282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