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苗苗,王克勤,陈志中,等.不同坡度下反坡水平阶的蓄水减沙效益[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06):100-104.
 LI Miao-miao,WANG Ke-qin,CHEN Zhi-zhong,et al.Storage of Water and Sediment Reduction Benefits of Reverse-slope Terrace under the Different Slopes[J].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11,18(06):100-104.
点击复制

不同坡度下反坡水平阶的蓄水减沙效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何苗.松华坝水库水体营养状况评价与污染控制[J].云南环境科学, 2006, 25(增刊1):85-89.
[2] 刘楚文.松华坝水库水源区面源污染的防治[J].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6(6):12-14.
[3] 许峰, 蔡强国, 吴淑安, 等.坡地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养分过程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 2000, 14(1):82-87.
[4] 李秋艳, 蔡强国, 方海燕, 等.长江上游紫色土地区不同坡度坡耕地水保措施的适宜性分析[J].资源科学, 2009, 31(12):2157-2162
[5] 王百群, 刘国彬.黄土丘陵区地形对坡地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5(2):18-22.
[6] 景可, 王万忠, 郑粉莉.中国土壤侵蚀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7] 林立金, 朱雪梅, 邵继荣, 等.紫色土坡耕地横坡垄作的水土流失特征及作物产量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4(3):254-255.
[8] 许炯心, 孙季.无定河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的临界现象及其意义[J].水科学进展, 2006, 17(5):611-620.
[9] 贺莉, 王光谦, 李铁键.流域泥沙过程模拟中的河道输沙计算[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7, 15(1):1-8.
[10] 吴淑芳, 吴普特, 宋维秀, 等.坡面调控措施下的水沙输出过程及减流减沙效应研究[J].水利学报, 2010, 41(7):870-875.
[11] 王占礼, 靳雪艳, 马春艳, 等.黄土坡面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及其响应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2):24-28.
[12] 李勉, 姚文艺, 李占斌.黄土高原草本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1):74-80.
[13] 郑明国, 蔡强国, 王彩峰, 等.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水保措施及植被对流域尺度水沙关系的影响[J].水利学报, 2007, 38(1):21-25.
[14] 许炯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有效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1, 15(1):105-111.
[15] 何绍兰, 邓烈, 雷霆, 等.不同坡度及牧草种植对紫色土幼龄柑桔园水土流失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 2004, 33(6):1-4.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1-6-19;改回日期:2011-7-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60037);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学科资助
作者简介:李苗苗(1987- ),女,山西省长治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恢复生态学与土壤侵蚀研究。E-mail:lmm999@126.com
通讯作者:王克勤(1964- ),男,甘肃省庄浪县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研究。E-mail:wangkeqin7389@sina.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