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6.27-28.
[2] 陈奇伯, 齐实, 孙立达.土壤容许流失量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水土保持通报, 2000, (20)1:9-13.
[3] 戴武刚, 霍进忱, 邹桂霞.辽西低山丘陵集聚肥梯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 2002, 1(8):31-32.
[4] 崔灵周, 丁文峰, 李占斌.紫色土丘陵区农用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J].土壤与环境, 2000, 9 (3): 207-209.
[5] 侯立群, 杜振宇, 张曰盈, 等.板栗树体水分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相关分析[J].落叶果树, 2001, (1): 11-13.
[6] 蒋定生, 等.地面坡度对降雨入渗的模拟试验[J].水土保持通报, 1984, 18(4): 10-13.
[7] 沈兆敏, 邵蒲芬, 周育彬.等.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6.138-148.
[8] 吴建军, 李全胜, 严力蛟.幼龄橘园套种对土壤流失的影响及其模拟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1997, 8 (2): 143-146.
[9] David Pimental, Nadia Kounany.Ecology of soil erosion in ecosystems[J].Ecosystems, 1998, (1): 416-426.
[10] 郑秀锦, 黄民麟.漳州市果园水土流失及其治理[J].福建水土保持, 2001, 13 (1): 47-49.
[11] 阮伏水, 周伏建.坡地果园开发水土保持新模式[J].农村生态环境(学报), 1995, 11(2): 7-14.
[12] 代华农.梯田建设及其效益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96, (4):17-19.
[13] 高鹏, 黄义, 刘长海.砂页岩山区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对策[J].环境科技, 1996, 16 (2): 73-76.
收稿日期:2003-8-13。
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重大项目喀斯特(岩溶)峰丛洼地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2001BA606A-8);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区域农业安全高效综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NK十五-D-5)的部分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何铁光(1976- ),男,湖南桂阳人,硕士,主要从事果树生理生态研究.